白城市多措并举助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24-08-14 01:08:52 作者:admin
近年来,白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部署要求,加大民族乡村建设力度,推动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民生改善,民族乡村全面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近年来,白城市统筹整合使用各级各类资金5.4亿元,为民族乡村新建改建村部52个,建筑总面积18386平方米;新修“村村通”等级公路626.5公里,行政村通路率100%,硬化率90%以上;新打抗旱机电井2852眼,实现灌溉总面积32311公顷,占民族乡村耕地总面积43.3%;改造危房6014户,占民族乡村总户数的20.4%。目前,全市8个民族乡村所辖79个行政村路、自来水、电视、电话、互联网已全部覆盖。
推进千村示范建设。按照“巩固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的创建思路,持续推动民族乡村整体面貌提档升级。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成立了“千村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对照“九有六无”创建标准开展督查,逐项逐条对标完善提升,做到月督查、月通报,有效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督促提升。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回民村、大房村、复兴村和向海村的创建工作。复兴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千村比武示范创建”10大擂主村。
加强村屯环境整治。支持引导各民族乡村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几年来,通过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六清”集中整治行动,共投入人力10万余人次、动用各类车辆2万多台次,清理农村道路1200多公里、清理垃圾16.9万立方米、安排村屯保洁岗位200多人,栽植果树、松柏、花草20余万棵(株),提升“村角小品”“休闲广场”100余处,村屯面貌发生根本转变。
发展种植业。坚决抓好粮食增产这一头等大事,以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为目标,组织实施了土地整理、旱改水、膜下滴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先后在民族乡村建成一批种植园区、家庭农场、节水灌溉示范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的水稻、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的花生和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的林果等产业初具规模。2023年,全市民族乡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2元,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发展养殖业。针对民族乡村群众素有养殖这一传统,充分发挥民族乡村畜牧业生产饲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和少数民族能牧惯养的优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肉牛、肉羊养殖园区为主,鸡鸭鹅养殖为辅的发展格局。截至2023年,全市各民族乡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4个,大牲畜存栏数达64.03万头(只),家禽34.37万羽,畜牧业产值实现26.2亿元。
发展庭院经济。各民族乡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工作部署,围绕“房前屋后”做文章,使村民们家里的“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创业。镇赉县哈吐气蒙古族乡的“鹤香湾”黑小麦、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的“瀚河之星”美国红提、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的黄菇娘、大安市新艾里蒙古族乡的辣椒等逐渐形成新的产业支撑。2023年,全市民族乡村庭院经济实现收入2300万元。
发展特色文旅活动。各民族乡村围绕建设吉林西部草原河湖湿地旅游大环线工程,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440万元,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处。持续举办杏花节、采摘节、垂钓节、帐篷节、敖包文化节、丰收节、冬捕节等民族、民俗节事活动。镇赉县以“民族村寨提升工程”建设为契机,整合使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0余万元,在乌兰昭村建设占地3900平方米,集住宿、文旅、餐饮于一体的蒙古族特色民宿项目,由村集体注册乌兰民宿有限公司进行经营。2023年,实现收入30万元。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08/t20240808_89437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yd77699云顶国际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yd77699云顶国际的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长春:为田间管护插上“科技之翼”